闺秀扮难民,拜别母亲去参军

发布时间:2020-12-24 09:36 来源:南京日报

  “国不保,家何能存?在此民族生死关头,望母亲能以国家为主,民族至上,莫以区区儿女情,而埋没子孙的前途。”这是1941年5月,雨花英烈孙晓梅参加新四军后,写给母亲的信,表明其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对外来侵略者抗战到底的决心。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众多进步青年挺身而出。1938年10月,24岁的孙晓梅收到在新四军工作的堂弟的来信,要她动员家乡青年参军。孙晓梅带上受她影响较深的几个青年,扮做难民,从老家浙江富阳,步行数百公里,风餐露宿,到皖南泾县参加新四军。

  孙晓梅是出身书香门第的闺秀,母亲对她参加革命工作不理解,于是她写下这封信,“梅等不敏,然不愿做时代之落伍人,虽无能,亦必勉力追随历史之轮,如今天生活虽云清苦,愿自勉,决不做民族罪人”。

  孙晓梅抵达后,被编入新四军教导总队第八队学习。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学员们只能上课借用祠堂,住宿借用民房,点豆油灯,睡觉时卸下门板铺上稻草就是床铺。艰苦的环境丝毫没有减弱孙晓梅对知识的渴求,她认真学习,把每月仅有的一元五角津贴都省下来买笔记本。

  部队规定,晚饭后要去驻地附近村庄做群众工作。一天晚上,孙晓梅与战友朱微明出发去村里,她们到一户人家后,男主人还在田里耕种,女主人在家淘米准备做晚饭。孩子没人管,在床上一直哭。

  据朱微明回忆,“晓梅听到哭声,抢步进门,一下把孩子抱在怀里,掏出手绢为孩子揩眼泪擦鼻涕,随手拿起竹筷子敲敲打打哄着孩子,真像耍魔术似的,孩子安静了,她就把孩子交到我手上,转身便坐到灶膛前烧火。”看到这幅情景,农村大嫂十分感动,一个劲称赞晓梅,“孙同志,你真好,你懂得穷人的苦,新四军都是好人啊!”。

  孙晓梅这些举动拉近了新四军与当地群众的距离。由于孙晓梅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她1940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她以更高的热情,深入群众,宣传抗日。

【责任编辑:赵雅琦】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