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培育与传承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2020-11-25 10:13 来源:渡江胜利纪念馆

  近日,作为2018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春季项目,由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吴小宝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培育与传承研究”课题成果正式出版。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江苏省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朱成山先生为课题成果作序。

微信图片_20201125171247.jpg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培育与传承研究》一书,分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渊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生成与传播、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论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弘扬等五章内容,并附中国共产党30种革命精神。本书除了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命题本身进行研究外,对如何探索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的路径做了富有启迪意义的思考。

  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能够一路走来初心不改的精神密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精神中一以贯之的是立党为公、坚持信念、实事求是、敢创新路、艰苦奋斗等要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根据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情况、新变化,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的态度,积极致力于社会实践和社会改造,提炼出一系列革命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系列契合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革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时代自觉,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进行了新阐述、新补充,完善了革命精神谱系,提出了革命精神具有兴党价值、强军价值和育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伟大的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了伟大的事业。新时代客观上要求我们不仅要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还要传承好党在三个时期积淀的革命精神,最大限度地去激发社会个体主体性,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公民精神。通过构建仪式化、规范化和社会协同机制,实现社会、家庭与红色文化场馆紧密对接,将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性教育、公民精神等相结合,实现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叠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赵雅琦】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