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江苏境内列入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部队首任军长

发布时间:2020-04-17 17:39 来源:记忆泰州

 1930年4月的一个深夜,江苏省如皋县十几个农民抬着一具遗体,在夜色的掩护下一路急行,来到西燕庄村,悄悄地将遗体掩埋,参加的一行人被叮嘱一定要保密。被埋葬的是何人?直到1964年9月,当年参与此事的西燕庄村民孙国仁才知道,他们亲手掩埋的原来是红十四军军长何昆。

1.png

 何昆,1898年9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金龟乡牛头下村,黄埔军校第四期预科班学生,曾受周恩来的直接教诲,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被推选为黄埔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监察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他在黄埔军校广西南宁分校被捕,逃脱后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再次被捕,后再次越狱。1928年春,潜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后奉调至武汉、南京、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风卷红旗

 1928年6月,党的“六大”会议提出“最大限度地发展正式的工农革命军——红军”“彻底实行土地纲领”的口号。1928年7月,中共如皋县委成立游击小组,以“中国工农红军江北总指挥部”的名义开展游击斗争。1929 年3月,游击小组改称镇涛红军游击队,活动区域延伸至泰兴边界。1929年1月,奉中共江苏省委之命,由上海重返泰兴刁家网地区的泰兴县委委员刁九善、戴奎收缴地主枪支,成立中共泰兴临时县委特务队——泰兴红军游击队。同年8月,如皋、泰兴游击队集中编为如泰工农红军。如泰工农红军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在如泰工农红军方兴未艾之时,党在通东、海门地区领导的游击武装也得到迅速发展。

2.jpg

 1929 年11月,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周恩来、李维汉、李硕勋等听取了通海如泰地区党组织负责人李超时、刘瑞龙的汇报,一致认为通海如泰地区红军游击队已有一定基础。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以省委名义亲自起草关于成立红十四军的书面报告上报中央。中央军委、江苏省委决定,在通海如泰地区红军游击队基础上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1930年2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何昆为红十四军军长。

 2月10日,何昆率领余乃诚、张爱萍、何扬、宋奇等,由地下党交通员护送,自上海乘船到泰兴口岸,14日抵达如皋西南乡东燕庄,受到中共如皋县委、如泰工农红军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何昆到达如皋后,首先建立和健全红十四军军事组织。建立军部,由军长何昆,前委书记、政治委员董畏民,参谋长薛衡竟、政治部主任俞乃诚组成;军部下辖两个支队,通海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第一支队 ,如泰工农红军改编为第二支队,何昆兼任二支队长。何昆非常重视红军的军事训练,从稍息、立正到队列、射击等都亲自示范,全军掀起练兵热潮。他还把如泰地区的农民赤卫队集中编队,仿江西中央苏区赤卫队,每队7人,2支步枪和5支梭标,命名为梭标队,以配合红军主力,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何昆体恤民众疾苦,当他了解到如泰地区的红军战士每月除领6元大洋津贴外,还在群众家里吃派饭,就作了一番动员,在他的教育下,战士们每月领3元津贴。

3.png

 红十四军建军大会

 1930年4月3日,在鞭炮和锣鼓声中,中共通海特委、红十四军军部在如皋西南乡贲家巷召开了隆重的建军大会,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正式成立。何昆在大会上宣读了《告工农及一切劳苦群众书》,并检阅主力红军和赤卫队。

4.png

 红十四军在通如靖泰地区散发的传单大会最后举行阅兵式和游行示威,红军和赤卫队的队伍拉了几公里长,农民群众看到自己的队伍浩浩荡荡,威风凛凛,个个喜笑颜开。红十四军是江苏境内党领导下的唯一一支列入红军序列的正规武装。

 碧血丹心

 何昆军长一方面加强整训红军队伍,另一方面积极部署对敌据点的军事进攻,以扩大红军影响。1930年3月中旬,何昆率领红军首战靖江县长安市,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 将大地主家的财物、粮食分给贫苦农民,红军迅速转移。长安市一仗,令如皋西乡大地主闻风丧胆,他们纷纷组织武装,构筑碉堡,对付红军。卢家庄是如皋西乡大地主集中的大庄子。3月24日,何昆指挥红军攻打卢家庄,全歼庄内保卫团60余人,但不见卢姓大地主的踪影。何昆下令封锁要道,逐户搜查,在庄西破窑附近将7个恶霸地主逐一擒获,并将他们就地枪决,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纷纷支持、加入红军。3月30日,何昆指挥200多人的红军武装攻打靖江西来庵据点,全歼敌保卫分团,烧毁保卫分团团部。

 红十四军建军大会进一步壮大了革命声势,有力地推动了如泰、通海两块游击区的武装斗争。在这两块游击区之间有一个由大地主张符秋盘踞的老户庄,庄上驻有敌保卫团团部、县警察分队和省保安队一个中队, 深沟高垒,易守难攻。该据点影响了整个红军根据地的扩大与连片,之前,如泰工农红军攻打过一次,未能攻下。庄内的敌人还经常四处出动,抢劫财物,杀害革命群众,周围的百姓无不恨之入骨。4月16日,何昆率二支队、赤卫队及前来支援的群众1万余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分三路向老户庄发起进攻。

5.png

老户庄战斗场景(位于红十四军纪念馆内)

 庄内守敌防卫火力甚猛,红军渡河受阻。何昆调整进攻方案,下令组织突击队从东路强攻,何昆握着手提式机枪,率领战士冲锋,占领了东头的晒谷场,这里距离敌人的指挥中心还有一块几十米的开阔地。此时,仍在顽抗的敌人用机枪疯狂扫射晒谷场,战士们无法前进。在这紧要关头,何昆将袖子一捋,抓着手提式机枪,踏着张爱萍的肩膀,纵身贴到麦草堆上,露着半边身子,对着敌人炮楼猛扫。一瞬间,敌人的机枪被打哑了,站在张爱萍肩上的何昆大声喊到:“共产党员们!冲啊!”战士们纷纷起来,冲向炮楼。

 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何昆的左胸,他从张爱萍的肩上倒了下来,鲜血直流。张爱萍抱住军长,大声喊着:“军长、军长!”何昆睁开眼,还在说:“打!快打!不要管我!”“再……再冲!一定要攻下老……户……”话没有说完,双目紧闭,头歪着,倒在张爱萍的怀里。这时,天已经大亮,增援老户庄的敌人已经赶来。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把受了重伤的军长抬下阵地,撤出战斗。何昆因失血过多而牺牲,年仅32岁。当夜,当地党组织带领群众,将烈士的遗骸收殓安葬。后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当地党组织遭到破坏,没有留下掩埋烈士遗骸的标识。

 丰碑永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党和人民没有忘记烈士,曾经和烈士一起并肩战斗的红军干部也没有忘记烈士。全国解放后不久,张爱萍将军先后于1952、1956、1957、1958年四次派人赴如皋寻找何昆烈士的忠骸,都没有收获。1960年,张爱萍将军提议,在何昆烈士牺牲地老户庄建立纪念碑,张爱萍题写碑名。1964年9月,江苏省民政厅根据张爱萍将军的指示,商请有关同志专程来到如皋县胜利乡西燕庄调查。经过近一个月详细的走访,终于找到当初参与埋葬何昆遗体的唯一健在的人员孙国仁老人。经过这位老人的回忆和指引,在庄北一片菜田中间找到了墓葬的准确位置。

6.png

何昆雕像(位于如皋烈士陵园内)

 1964年9月30日,如皋县人民委员会将何昆遗骨安放于新棺之内,在西燕庄立了衣冠墓,以示纪念。1966年清明节前夕,中共如皋县委、如皋县人民委员会根据张爱萍和省民政厅的指示,将何昆忠骨火化,并组织了各界代表500多人参加了迎灵、送灵仪式,骨灰盒安置于如皋县烈士馆内。1992年4月,何昆骨灰迁至新落成的如皋市烈士陵园内,并用花岗石重新雕塑烈士全身像一尊,供后人瞻仰。张爱萍将军得知老军长安息烈士陵园的消息后,特赋七律诗一首:

 碧血遍染江淮间,丹心永照桑麻田。

 万紫千红春长在,英雄儿女笑九泉。

【责任编辑:曹蔚翔】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