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辛丑年  冬月十二
星期三

产城融合 紫东崛起看栖霞

有凤来栖,霞满天下。

“十三五”以来,栖霞抢抓多重战略叠加机遇期、发展空间拓展加速期、三区融合发展黄金期,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弯道超越,实现了从“化工基地”到“智造高地”、从“城郊接合部”到“东部新中心”、从“片区开发”到“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2021.12.14 辛丑年  冬月十一
星期二

“两全两新” 多维视角看雨花

“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 着眼新的坐标和使命,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

“典范城市”怎么建?“统考卷”如何答?现代化怎么建?新征程如何进?雨花台区铿锵作答:“全面创新全域高新!”

2021.12.13 辛丑年  冬月初十
星期一

钟山风起 活力老城“幸福转身”

历史的钟声,从六朝博物馆传来,那是古都千年文明的回响;时代的脚步,从玄武新中心出发,激荡老城向新而生的力量。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7.9%,总量站稳千亿台阶、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7年保持全省第一、100%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绿化覆盖率全市第一……这份“玄武答卷”,韧劲十足,亮点频频。

2021.12.12 辛丑年  冬月初九
星期日

金陵风雅之薮 看“最南京”的秦淮

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

秦淮区是金陵历史文脉最完整、历史资源最丰富、历史影响最深的老城核心区,有着“南京文化摇篮”的美誉。

作为“最南京”的城区,秦淮在“十三五”期间交出了一份经济强的亮丽成绩单: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从690亿元提升到128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连续三年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位居前列……

2021.12.11 辛丑年  冬月初八
星期六

逐梦笃行 江北新区进击万亿之城

作为全国第13个、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自2015年7月成立以来,南京江北新区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坐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区叠加”独特优势,江北新区承担国家赋予的“三区一平台”战略使命,肩负着全省创新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极的重任。

2021.12.10 辛丑年  冬月初七
星期五

擦亮“六张名片” 茉莉花香飘六合

一首民歌《茉莉花》,让很多人知道了它的发源地——南京六合。新时代里,这朵“茉莉花”绽放出别样芳华。

翻看“十三五”发展成绩单,六合在产业、创新、城乡建设、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幸福都市田园、高效能治理的基层示范样板。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超50%,扎实推进雄州主城、龙袍新城及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市重点支持六合事项127项……六合地区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2021.12.09 辛丑年  冬月初六
星期四

健康活力新城 全“溧”以赴

百里秦淮之源,南部活力新城。

因为距离南京主城区50公里,溧水区给人留下了“偏居一隅”的印象。

近年来,一系列数据“刷新”了人们对溧水的认知:地区生产总值距千亿大关仅“一步之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列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进入江苏省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方阵……溧水成为南京乃至全省未来发展的“排头兵”“潜力股”。


2021.12.08 辛丑年  冬月初五
星期三

缘江而“兴” “江北明珠”闪耀南京

长江进入“江苏弯角”第一站的北岸,一颗“明珠”磨砺而出。

浦口,滨江而立、因水得名、临岸而兴。“三桥两隧三轨”连通长江南北,浦口迎来发展的风口,是南京跨江联动发展的“前沿哨”,是长三角地区向内陆腹地辐射的“桥头堡”。

“十三五”期间,浦口地区生产总值三年净增超百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稳居郊区第一;12个乡村旅游点建成,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年均增长超20%……

一场事关创新发展、乡村振兴的改革,已经在浦口全面拉开。

2021.12.07 辛丑年  冬月初四
星期二

“慢城”快走 “江南圣地”的幸福蝶变

地处长江之滨、南京最南端的高淳,有着“江南圣地”的美称,是南京接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宁杭生态经济带、宁宣黄成长带和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

“十三五”期间,高淳区抢抓南京市重点支持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抓招商、攻项目,补短板、强特色,在省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进步明显,成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强富美高”新高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展露现实模样。

2021.12.06 辛丑年  冬月初三
星期一

纵笔“十四五” 在江宁织造幸福

“江外无事,宁静于此”。

“十三五”期间,江宁区创造性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付出了不一般的“五年努力”,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历程”,交出了高质量的“五年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54万元、3.04万元,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000平方米……“来江宁织造幸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2021.12.05 辛丑年  冬月初二
星期日

两代三人接力 “最美家庭”传承红色基因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 “我想去!我想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这个声音一直在尹滇心中回响。 尹滇是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得知江苏要派医疗队支援湖北后,她先后三次报名,最终成为江苏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成员。 有人称她是巾帼英雄,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尹滇正是在一个英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

2021.12.04 辛丑年  冬月初一
星期六

从蒸汽机车到高铁动车组 祖孙三代见证“中

经济总量连跨4个千亿级台阶,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迈进全国经济十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

“十三五”期间,“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风生水起。

南京的“起飞”,离不开交通的重要承载。五年来,南京交通建设持续提速,以南京为中心构建的“米”字形高铁网日渐成型,持续强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提升在全国和区域版图中的影响力。

在京沪线铁路南京东机务段,有户“火车司机世家”。从新中国第一代蒸汽机车到高铁“复兴号”动车组,从时速30公里到350公里,祖孙三代亲历了南京交通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

2021.12.03 辛丑年  十月廿九
星期五

逐梦火焰蓝 见证时代的“最美逆行者”

2021年11月28日,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南京的崔彦彬家庭上榜。

崔彦彬现任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三级消防长。20年的消防生涯里,他屡立战功、屡获嘉奖,被誉为消防“武状元”,同时也见证了消防事业的发展。

2021.12.02 辛丑年  十月廿八
星期四

留住南京文脉 她选择做与城墙对话的“砖家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对南京人而言,当耳边响起这首童谣,蜿蜒耸立的城墙立即浮现在眼前。

650多年的时光从金陵城上呼啸而过,唯有城墙屹立不倒,护一城风雨,佑一方百姓。

2021年,江苏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强长江文化和各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内容。

近些年,南京城墙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稳步推进中,举办了“城门挂春联、古都开门红”“颗粒归仓、南京城墙砖回收”等活动,五年时间共回收了近30万块城砖,用于城墙维修等方面。

有这么一个人,陪同南京城墙走过了三十年风雨,见证了这些工作一步步推进。她是朱明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藏品保管部主任、研究馆员。

2021.12.01 辛丑年  十月廿七
星期三

国家发改委点名 南京将建成高能级国家中心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一篇重磅研究报告。报告表示,要打造一批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城市,重点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将重庆、天津、成都、杭州、武汉、南京、西安、沈阳、济南、郑州、合肥、福州等打造成为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

万众瞩目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争,似乎又掀起了新的浪潮。

从报告来看,江苏已形成了以省会为中心,同时围绕上海建设副中心的整体框架,以南京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为两大“圈层”也在迅速找准发展定位,全力入局“十四五”的新征程。

2021.11.30 辛丑年  十月廿六
星期二

“硅谷”落户 南京绘制现代农业画卷

2018年7月26日,南京浦口高新区内,全国首个国家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项目开工建设。

这颗生机勃发的“种子”引动全球农业科创资源快速聚集,在南京肥沃的土地上蓬勃生长。

一幅“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画卷正徐徐铺展……